2015年7月15日至2020年7月15日,宜昌BRT營運整整5年時間。BRT的開通,讓市內90%區域進入30分鐘生活圈。如今,BRT更是成為了宜昌市內交通的“顏值擔當”、“主力干將”,讓城市發展提速,帶動經濟騰飛。
5年前,2015年7月15日,宜昌東站公交始發站。早晨5時30分,宜昌BRT迎著第一縷陽光,載著100余名乘客,從宜昌東站向著宜昌市中心始發,終點站為宜昌葛洲壩轉盤。當天,18輛BRT公交車參與運行,來回200余趟。運行首日,城區部分市民專門乘車體驗。開通初期,雖然有市民感到新鮮,但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BRT車道空蕩蕩的,社會車道堵得一塌糊涂;乘BRT線后再換乘普通公交,比想象的麻煩……有人甚至調侃BRT是“別惹它”、“不讓通”等。就此,上海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所長、中國城市交通規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陸錫明中肯地發表了他的個人看法,稱BRT必須有一個艱難的磨合期,這個磨合期是非常痛苦的,這既是BRT和城市的磨合,也是BRT和社會車輛以及人的思想觀念的磨合,過了磨合期一切都會好起來。后來,隨著BRT公交服務的快捷便捷,BRT逐步得到市民認可。曾經質疑過BRT的城區居民王大云,經過這些年的乘坐,有了新的看法。他表示,雖然BRT公交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與普通公交相比,BRT公交車確實順暢快捷,免費換乘還省錢,他已經基本認可BRT公交了。出租車師傅劉亮說,公交車進入獨立專用道,不僅減少了道路擁堵,相比之前,客源也有了保障。2019年,宜昌市公布即將啟動宜昌BRT二期的建設方案后,不少市民表示很期待,希望BRT能從自家門口附近經過。宜昌交通運輸局方面表示,像BRT這種新生事物的誕生,大眾對它需要有一個接受的過程。隨著BRT快速融入宜昌城,城市以及生活在這個城市里的人們也將受到一定影響。2019年下半年,宜昌市交通運輸局聘請專業機構收集的調查問卷顯示,市民對于東山大道整體交通環境、BRT車站候車環境和車內環境的滿意度大幅提升,約20%的市民由之前開小汽車或出租車出行轉換為乘坐BRT出行,市民對BRT項目滿意率達90%。

BRT站臺夜景
從小在宜昌長大的戴女士回憶:“2010年前后,自己從伍家崗乘坐公交前往CBD購物,來回坐車就要耗費近2個小時。現在離家比較近的地方就有一個 BRT站,前往國貿、CBD都比較方便,而且不堵車,非常快。”記者了解到,2015年之前,宜昌城區CBD路段、四零三路段、長途汽車站附近和水悅城附近等路段常發生擁堵,上下班高峰期堵車特別明顯。道路通行“腸梗阻”多,公交車輛車況也較差,因為空調車少,乘客夏天乘坐公交車上只能打太陽傘、扇蒲扇……2015年以后,隨著BRT公交開行及對車輛的迭代升級,目前,宜昌公交運行面貌煥然一新。夏天,車內有空調;冬天,車內有暖氣,且車輛還是無噪音的純電動車。據悉,在今年8月初,宜昌公交集團還將采購60余臺新能源車。相比之前,居民出行時間也發生了變化,過去,公交車高峰期的運營時速為10公里/小時,現在在BRT通道內速度提高到了平均20公里/小時,而BRT廊道內的車輛運行速度更是達到25公里/小時;從宜昌東站到夷陵客運站出行時間從過去的90分鐘縮短至60分鐘以內,全程運行時間縮短了40%左右,市內90%區域進入30分鐘生活圈。有市民算過一筆時間賬:BRT全長23.9公里,乘BRT公交車,平均一個單程要省30分鐘,如果按每位乘客一天乘兩趟快速公交,每趟可節約時間30分鐘計算,BRT全年可為每位乘客節約360個小時,這360個小時就是整整15天。5年來,市區交通秩序也發生了根本變化,自從BRT改行道路中央的專用車道后,社會車道不受公交車匯入匯出、變線、停靠影響,通行條件也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交通流量增長的同時,社會車輛的車速也有顯著提高。實現了公交車輛、社會車輛、非機動車、行人各行其道,沿線交通秩序得到改善。此外,宜昌公交集團依托BRT走廊,不斷優化城區公交運營網絡,大力調整線網和運力結構,不斷織網,支線數由起初的19條,逐步增加到26條、34條……現已形成“1走廊+37支線”的“非對稱‘魚骨式’BRT”運營網絡。免費換乘率達32%至48%,乘客的平均候車時間從之前的13分鐘縮短為6分鐘,日均約減少5萬次機動車出行,日均運營里程10萬公里,日均客流量35萬人次,占全市客流量的63%。截止目前,宜昌BRT累計運送乘客4.33億人次。目前,宜昌BRT雖然已得到廣大市民的認可,但還不是理想中的狀態,單一的BRT通道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發展需要。三峽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王瓊海表示:“宜昌BRT還沒有成形成網,如果要將更多的市民從私家車‘請’到公交車上來,宜昌還需要發展大公交,大力打造綠色城市交通系統。”宜昌交通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宜昌至少還需要經過5至10年時間,才能形成比較發達的BRT網絡。2019年,宜昌市規劃局公示了中心城區綠色交通專項規劃。根據規矩,未來宜昌將規劃修建5條軌道交通、7條BRT線。5條軌道交通線路中,先期將啟動建設1、2、3號線一期工程,共67.1千米。其中,1號線一期工程為葛洲壩站至花艷站,2號線一期工程為夷陵廣場站至猇亭站,線路沿城東大道和三峽高速,主要銜接夷陵廣場、宜昌東站和三峽機場。規劃建設的 7條 BRT線路,共164.8千米。另外,還將新增14條公交線路,涉及東山四路至八一路、鐵路壩至夷陵客運站、九安城至二醫院、馬蘭路至鐵路壩等路段。宜昌公交集團介紹,為將市民從私家車“請”到公交車上來,讓BRT輻射范圍更大、惠及市民更廣,目前,他們除優化線路、改善車輛乘車環境外,還著手實施了城區公交站臺免費換乘政策,目前,已收到良好效果。王瓊海說,對一座城市來說,公共交通大力發展的結果,不僅僅是改變一座城市的速度,它更能讓城市發展提速,帶動經濟不斷騰飛。